请注册或登录会员!

用户名:

密 码:

验证码:

微信登录
图书分类
A.马克思主义、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
B.哲学,宗教
C.社会
D.政治、法律
E.军事
F.经济
G.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
H.语言、文字
I.文学
J.艺术
K.历史、地理科学
N.自然科学总论
O.数理科学和化学
P.天文学、地球科学
Q.生物科学
R.医药、卫生
S.农业科学
T.工业技术
U.交通运输
V.航空、航天
X.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
Z.综合性图书
读者试读>>
乡读手记

书号(ISBN):9787301307946 作者:王学武
出版社: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:2020年01 定价:
页数:0 开本:大32开 中图法分类:I217.1
图书分类: 荐购人: 荐购时间:
  
  内容摘要
有种情怀,叫乡愁。有种分享,叫共读。   由乡村巨变感怀——“乡之情”、亲情温暖感念——“亲之情”,本源初心感读——“心之情”,以及淳朴故土之情分享——“淳之情”四部分构成的《乡读手记》,是一部温情文字承载温暖情怀的现代乡愁作品。作者以朴实的语言,感念亲情、乡情、友情这些真挚的情感,触动读者柔软的内心。本书创新性采用原著、朗读、新媒体共读三者联动结构,通过一书一码的形式,与“乡读”微信公众号相连。扫描末页二维码,并输入本书专属密码,直接感听著名主播姚科老师的真情朗读,还可以通过共读功能自我感读,体味质朴而富有时代气息的乡愁意蕴。
  读者试读

愿你出走半生,归来仍是你 

——《乡读手记》序


张抒扬


由“孝亲三部曲”(《亲疼》《亲缘》《亲享》)作者王学武和著名主播姚科老师联袂完成的《乡读手记》,与读者见面了。

认识学武老师,是因为他的亲情文字。七年前,我应邀参加北京大学出版社为他的《亲疼》举办的新书首发座谈会。读他的文字,一个深切的感受是,作品近乎白描的语言,平淡,朴实,却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。他的文字都是很原始的或者说是家长里短、饮食起居的故事记述,但你能够感受到善的好的向上的积极的情愫。不少读者朋友被朴实中讲述的亲情故事所打动。

与学武老师有深入交流,是北大出版社为他出版亲情文字“孝亲三部曲”。受出版社委托,学武老师作为主编,邀请我写了两篇文章——《家心》《像谁》。至今记得,从标题到文章结构,学武老师都与我进行了沟通,提出了平实的建议,使我这样一个习惯了患者病例记述和学术报告撰写的人,换了思维写生活里细微但不失温暖的小故事。我的父亲母亲还有大哥二哥读了都很开心。

与学武老师有更深的沟通,是北大出版社出版我主编的《医之心——好医生执业志》。这是一部由来自11家著名医院的29位医学专家撰写的文字组成的作品,出版社邀请他做特约编审。学武老师并非学医,但却能用心体会专家文字里的医之专、医之难、医之疼、医之美的讲述。收到专家们的文稿,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的审改意见返回。有的稿子,还专门到专家所在的医院当面沟通。我曾笑称他的工作精神比协和还协和,学武老师也因此深得大家的尊重,至今我心怀感激。

学武老师的文字平淡如水,但正是这种朴实,触动了读者柔软的内心。正如北大出版社张黎明总编所评论,“学武把稀释在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时间长河中、掩藏在柴米油盐、家长里短的平淡生活中的人生最可宝贵的亲情打捞、提炼出来,让我们看到平淡生活中真正醇厚的东西,而这些恰恰是我们所忽略、遗漏的”,我也深有同感。

问过学武老师,新书为什么叫手记。他解释说,所有的文字都是随手随心的寻常生活记录,算不上严格意义的诗文。但我,有幸作为《乡读手记》出版前的读者,读了所有的文字后,恰恰再次感受到了新书继续保持的朴实文字品格的温暖。他文字里的真、情,还有字里行间的静,他的自觉不自觉中流露的知恩、感恩,有点像新城市民谣,时代感与岁月沧桑感交融在一起,带给读者一幅幅乡村幸福记忆的画面。

“故乡是既远又近的相思相望/故土故人故事此生难忘/那既近又远的地方/触不到时叫梦乡”,读着这样文字,每一个游子都会想起自己的故乡。“淳安离首都远不远/远到总把过年过节盼/归乡的人都有回家的故事/这次我们坐首发高铁午发夕至”,《我们坐高铁回来了》讲述了作者老家千岛湖通高铁的喜悦。“欸,安静了/欸,放手了/思维停滞在瞬间/思绪空白在世间/欸,不再陪了/欸,再不陪了/两个世界不会再见/你我不用彼此挂牵”,《定格了》则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记述了亲人的离别。

“都说清明是感伤的节气/我说清明因感念更富生机/远去的人与春色的盎然同在/扫墓的我们扫墓本身是生生不息”,《清明之歌》从另外的视角把本该感伤的时节,写得富有勃勃生机。“五点半的晨跑/还看不太清跑道/零下的风有点冻耳朵/穿得暖和跑几圈就不退缩/前面的老大哥/热忱跟人招呼着/‘别太快,快了伤膝盖’/‘谢谢,好的,听老哥的’”,《五点半的晨跑》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。“我们都是追梦人/ 这一声的简约透着认真/万象更新人们轻装再出发/逐梦的旅程涵养追梦的坚韧”,《我们都是追梦人》表达有梦想的时光的美好。“什么时候起你把世界装到了兜里/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把眼界放在手里/什么时候起街头的报亭变得越来越少/什么时候开始地铁里已不再人手一份报”,《智能手机》平实展现了人们的现代生活。

“嗨,你的号码还在,尽管从你离开的那一天起,我告诉自己,那个号码不必再打。”《嗨,你在》讲述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感念。“总是看到用‘伟岸’来形容父亲的身躯,而我的父亲却是步履蹒跚,佝偻着身体度过了晚年。”《父亲“结”》记叙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怀。《说不出那个“谢”字》《 其实,我们时常活在内心的碎叨里》,记录的是司空见惯的生活的美好。

由乡村巨变感怀、亲情温暖感念、本源初心感读,以及淳朴故土之情分享四个主题构成的《乡读手记》,是一部由温暖的文字组成的作品。作为北大出版社倾力推出的乡愁感读作品,《乡读手记》创新性采用原著、朗读、新媒体共读三者联动结构,采用一书一码的形式,读者可通过手机与“乡读”微信公众号相连,直接感听著名主播姚科老师的真情朗读,还可以通过共读功能自我感读,体味质朴而富有时代气息的乡愁意蕴。

姚科老师的朗读,可以作为朗读经典、朗读教材收藏。学武老师的文字,可以让你感受富有时代感的乡情、乡亲、乡土等现代乡村生活内容。姚科老师与学武老师的合作,当是“科学组合”。

有一种情怀,叫乡愁。有一种分享,叫共读。谢谢北大出版社为我们带来《乡读手记》。


电话:010-80522028 传真:010-80522028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观音堂文化大道一期南花园村168号2号展厅25号
版权所有:北京思得乐图书有限公司 京ICP备20013354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1319号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